最近,一条微博热搜炸开了锅:喝预开口的椰子进急诊。

图片来源:微博点开一看,其中热评最高、引起大家恐慌的是一条:“有人只喝了一口变质椰子水,最后还是去世了”的留言。


【资料图】


图片来源:网络

美味可口的椰子水,变质之后喝了竟然会致死?不少网友纷纷大呼:幸好我命大。

也有不少喜欢椰子的小伙伴很焦虑,变质的椰子水真有这么可怕吗?应该如何分辨呢?还能不能好好喝椰子了?

01、变质椰子“中毒”真相

查询文献后,我们真的发现了 1 例变质椰子中毒致死的病例报道。

但大家先别慌,这种悲剧的发生更多是极端情况。


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[1]

根据文献表述,这位 69 岁的患者在食用变质椰子水后,出现了呕吐、恶心症状,后来出现肌张力障碍、脑病和昏迷,最终致命[1]。

经过系列检查和分析,文献中提及的这单一案例的死因是变质椰子中蔗生节菱孢菌(Arthrinium saccharicola)产生的 3-硝基丙酸中毒(红心甘蔗中毒也是这个原因)。

3-硝基丙酸(3-nitropropionic acid,3-NPA)这种物质具有剧毒,且通过高温和清洗也难以去除[2]。即便是少量,也可能引发中毒反应,症状包括头晕、呕吐、抽搐、昏迷。

但这个案例有一点特殊:椰子本身已经严重变质了!

案例中致死的椰子是这样的:被削开可见椰子肉 + 餐桌室温存放 + 放了 1 个月。

一般预开口的椰子要储存冷藏存储并尽快食用,而这颗削开的椰子在厨房餐桌上放了 1 个月之久。

据患者妻子描述,患者发现“椰子里面黏糊糊的,看起来已经腐烂了,喝起来酸酸的”。

大家的椰子,应该还不至于这个样……

椰子致死话题出现后,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:“变质的椰子中会产生米酵菌酸。”

米酵菌酸确实是一种可怕的毒素,多出现在椰子制品和玉米制品中[3]。我国比较常见的中毒案例是发酵米面制品、变质的木耳、久放的米粉等。

整体来讲,椰子致死确实可能存在极端的个例,但这是小小小小概率事件。

对于我们大多数人,生活中更需要注意的是吃不对闹肚子的问题。

作为一种鲜食的水果,和其他水果一样,椰子也可能受到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等常见的肠道致病菌污染,特别是预处理过程中是极易受污染的,最常见的结局就是腹泻。

02、那还能放心买椰子吃吗?

当然能啦!新鲜可口的椰子,可是解渴的专属。

不过,在采购到食用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。椰子里硬硬的壳,是抵御细菌很重要的一层保护。

可以先通过分清楚你买的椰子,是否削皮和露出椰肉来做个存储的初步判断:

如果你已经买了椰子,该怎么判断坏没坏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摇一摇、闻一闻和看一看。

摇一摇:椰子应该是坚硬的,里面有液体。如果发出嘎嘎声,或者摇动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,那很可能变质了。

闻一闻:椰子应该闻起来像热带海滩、甜美和淡淡的坚果味。如果你的椰子有酸味、霉味,很可能是坏的。

看一看:看它的眼睛!是的,一个椰子有三只眼睛,其中最大三分之一处的那只眼睛应该是一个干燥的圆圈。如果这里看到任何突起、发霉,它可能就坏了。

千万记得,所有开了口的椰子,买回来都需要冷藏!并且要尽快喝,喝不完或者暂时不喝,放冰箱冷藏也最好不要超过 2 天。

除了椰子外,最近天气渐渐热了,不少水果也存在类似的健康隐患,特别是各种新鲜果切需要格外小心。

03、安全吃水果特别注意这 2 点

第一,鲜切、即食类的水果,买回家要立即放冰箱,并且越快吃完越好,超过 48 小时就建议不要再食用了。

水果是一种水分和糖分含量很高的食品,有天然繁殖细菌的优质条件。

鲜切水果没有了果皮的保护,对细菌真菌的抵抗弱,削切的加工过程中也很可能接触到致病菌,更容易变质导致呕吐、腹泻。

如果可以,还是尽量买完整无破损的水果更安全一些。

第二,看着不太行的水果,就别吃了!

放了一段时间的水果,吃前记得好好看看,如果有颜色、气味变化,比如发霉、部分烂掉、有发酵酸味……咱还是扔了吧。

身体健康,才是最大的省钱。

参考文献:

[1] Birkelund T, Johansen R F, Illum D G, et al. Fatal 3-nitropropionic acid poisoning after consuming coconut water[J].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, 2021, 27(1): 278.

[2] 付云,邵国健,张鹏.湖州地区市售甘蔗中3-硝基丙酸污染调查[J].中国卫生检验杂志,2017,27(11):1616-1617.

[3] Anwar M, Kasper A, Steck A R, et al. Bongkrekic acid—a review of a lesser-known mitochondrial toxin[J].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, 2017, 13: 173-179.

关键词: